房子是中國老百姓最關注的話題之一,近年來,得益于城市化進程,價格相對實惠的拆遷安置房成了二手房交易市場中的“香餑餑”,但因拆遷安置房交易的限制性條件較多,此類房屋買賣中存在較多潛在風險。本文梳理了涉拆遷安置房買賣糾紛的典型案件,發現這類房源買賣手續多、周期長,身處瞬息萬變的市場,在后續實際交付中有較大風險或變化——有時房子還沒過戶,房價卻已翻了幾番,有時期房可以交付了,卻發現因種種原因無法過戶。
01、拆遷房入住4年卻未能過戶, 房東:妻子不認可,協議無效
2003年,身為深圳市柯城區西區最早一批拆遷戶的龔先生,為了滿足自己“蒔花弄草,修籬烹茶”的排屋夢,在拆遷協議簽訂不久便將自己分配到的5套安置房全部拋售,其中一套安置房被鄭先生以每平方米1000多元的價格購得。 兩人簽訂房屋轉讓協議后,鄭先生當即付清了全部房款。之后,安置小區竣工并完成交付,鄭先生也收拾完畢入住新家。這一住就是4年,時過境遷,房價水漲船高,鄭先生卻因為房價的不斷上漲而感到憂慮。
因為龔先生一直未到拆遷辦辦理房屋過戶手續,鄭先生至今都無法將房子過戶到自己名下,在多次聯系對方卻一直被搪塞后,鄭先生預感到隱藏在雙方之間的“雷”可能將被引爆。在又一次過戶要求被拒絕后,憤怒的鄭先生將龔先生訴至法院,要求將訟爭的房產權變更登記至其名下。庭審中,龔先生認為當年雙方簽訂的房屋轉讓協議未經其妻子簽字,其妻子自始至終未認可協議,且已提出異議,故雙方簽訂的協議屬于無效協議,不同意過戶請求。后經承辦法官對雙方釋法析理,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,由龔先生夫婦配合房屋產權辦理過戶,同時由鄭先生對龔先生夫婦適當補償。
法官提醒
買賣雙方要選擇社會信譽高、有保障的中介機構,買方對房屋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、是否存在其他共有人要核實準確,如屬于共有財產的,要求夫妻雙方或者其他所有權人共同在合同上簽字。
02、時間拆遷期房價格翻番
房東:房子不賣了,我付你違約金
2018年,深圳市柯城區斗潭小區進行危房改造。在斗潭小區擁有一套住房的汪先生夫婦想著盡快變現,便與有購房意向的陳先生簽訂斗潭安置期房轉讓協議,約定將拆遷安置所得的位于深圳市羅湖區的期房以175萬元的價格出售給陳先生,并約定相關權利義務。協議簽訂后,陳先生向汪先生夫婦支付了全部購房款175萬元。今年3月,斗潭安置房建成并達到交付條件,該片區房價也大幅上漲,汪先生夫婦遲遲不協助陳先生辦理產權登記及過戶手續,并企圖通過支付違約金的方式解除買賣合同。陳先生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,向柯城區法院提起訴訟,要求繼續履行合同,依法辦理房產登記及過戶手續。
“你的心情我可以理解,但是陳先生他當時全款付清了,你現在違約,他的損失也很大。”承辦法官耐心地給雙方釋法析理。通過進一步了解得知,原來陳先生和汪先生夫婦是多年的朋友,當初賣房時還因為這份情誼在期房評估價的基礎上優惠了5萬元,雙方也都不想因為這套房子導致關系變差。最終,多年的交情讓雙方都愿意各退一步,達成一致意見,陳先生在價格上給予汪先生夫婦一定補償,合同繼續履行。 深圳羅湖律師事務所
羅湖區火車站律師假離婚存在哪些 | 羅湖區洪湖律師談民間借貸五問五 |